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EBET易博

EBET易博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党建工作 | 教学工作 | 技能大赛 | 技能鉴定 | 学团工作 | 校企合作 | 招生就业 
站内搜索 :
今天是 :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 首页>>党建工作>>理论学习>>正文
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2022-06-30 16:03  

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作者朱国仁 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 。关于教育强国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指南 。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 ,在其发展过程中 ,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 。教育也为其经济社会发展 、确立和维持强国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 ,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 。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 ,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 、靠教育” 。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使我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促进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变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但是 ,目前我国教育还明显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相对滞后于教育规模的扩张 ,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些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 ,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办学的水平有待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区域 、城乡 、校际 、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明显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等等 。总体上看 ,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 ,尽管差距在不断缩小 ,但大而不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现实 。  

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 。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事业 ,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教育具有基础性 、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 ,同时也有周期长 、效益滞后的特点 。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现了光明前景 ,指明了前进方向 。“时代越是向前 ,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 ,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 。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更加重视教育 ,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 、国家 、人民 、时代需要的人才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迫切需要“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 。  

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找准着力点 ,系统推进 ,重点发力 。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也是衡量教育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 。建设教育强国 ,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 ,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仅高等教育如此 ,整个教育体系都应如此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一方面 ,要明确的是人才标准 ,也即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这种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这样的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人才 。另一方面 ,要明确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 。这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品德修养 、增长知识见识 、培养奋斗精神 、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 。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培养出能够担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有用人才 。  

着力完善教育体系 ,努力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教育体系 ,要坚持德育为先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克服片面追求某一或某几方面教育的现象 。要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 ,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和提高民族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要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加快“双一流”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着重创新型 、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促进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重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为青少年成功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 。要办好继续教育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 ,拓宽学习渠道 ,创造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的环境 。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充分发挥家庭第一个课堂 、父母第一任教师的作用 ,用优良的家风 、良好的榜样 、科学的教育方法 ,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各级各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 ,科学设计和建设学科体系 、教学体系 、教材体系 、管理体系 ,把思想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贯通其中 。  

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力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坚决破除当前存在的各种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形成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首先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加快落实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加快形成政府宏观管理 、学校依法办学的局面 ,健全现代学校制度 ,推进教育法治化;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克服各种阻遏教育健康发展的陈规陋习 ,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发挥教育评价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在总结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并逐步推广实施 ,加快建成公平公正 、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深化经费投入体制和经费管理改革 ,拓展教育投入渠道 ,逐步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加大吸引社会投入力度;完善经费支出结构 ,保证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向农村 、教育发展薄弱地区 、义务教育和教育教学一线倾斜 ,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教育经费预算和支出的审计和监管 ,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扩大教育开放 ,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在坚持扎根中国办教育的前提下 ,面向世界 ,融通中外 ,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加强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加快留学教育事业发展 ,提高留学教育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讲好中国故事 ,提供中国方案 ,贡献中国智慧 。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个教育发展差距较大 、严重不公平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教育强国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 ,把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教育公平 ,必须继续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加大教育精准脱贫推进力度 ,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机会的问题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特别是要提高占学生规模一半以上的农村和乡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区域教育差距 ,加大对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 、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缩小校际差距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扩大和公平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化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着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强教必先强师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如果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那么 ,教师队伍建设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国家繁荣 、民族振兴 、教育发展 ,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要按照“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标准 ,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 。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教师准入 、招聘 、交流和退出机制 ,改革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 ,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 、社会地位 、职业地位 ,完善教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生活待遇 ,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 ,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广大教师的获得感与荣誉感 。要重视教师的作用 ,为广大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 ,使其发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类文明传承者”的天职 ,担负起“传播知识 、传播思想 、传播真理 ,塑造灵魂 、塑造生命 、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  

“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以习近平教育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持不懈纠正“四风”

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注意为基层减负 。要防止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 ,出现“人在心不在”等现象 ,防止照本宣科 ,防止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 。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 ,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停留在讲故事 、听故事层面 ,而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 ,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 。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  

风险越大 、挑战越多 、任务越重 ,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 、激发斗志 、树立形象 、赢得民心 。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2021年3月1日)  

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要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不断净化政治生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  

——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2021年2月5日)  

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 ,坚决防止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滋生蔓延 。要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 ,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 ,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要坚持全面从严 、一严到底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 、餐饮浪费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 、反复敲打 。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 ,全面检视 、靶向纠治 ,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 ,树立重实干 、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督促全党担当尽责 、干事创业 。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2021年1月22日)  

各级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 、干部筑牢信仰之基 、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思想之舵 。要密切联系群众 ,经常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把工作抓到群众心坎上 ,力戒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要坚持“老虎” 、“苍蝇”一起打 ,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 。要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敢打硬仗 、善打胜仗 ,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 。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2020年9月16日至18日)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践行党的宗旨 ,树牢群众观点 ,力戒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2020年8月18日至21日)  

把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作为突出要求 ,不以专家讲座 、理论辅导代替自学和研讨 ,就近开展红色教育 ,不对写读书笔记 、心得体会等提出硬性要求 ,不搞“作秀式” 、“盆景式”调研 ,严格控制简报数量 ,不将有没有领导批示 、开会发文发简报 、台账记录 、工作笔记等作为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 。把主题教育同落实“基层减负年”的各项要求结合起来 ,总结推广一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基层减负的好经验好做法 ,通报曝光一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例 ,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防止重“形”不重“效” ,把工作做扎实 、做到位 。  

——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月8日)  

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业环境 。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2020年6月8日至10日)  

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2020年6月8日至10日)  

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 ,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 、干在一起 、风雨同舟 、同甘共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 ,坚持不懈整治“四风” ,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 、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2020年5月22日)  

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旗帜鲜明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2020年5月11日至12日)  

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坚决破除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体制机制 ,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2020年4月20日至23日)  

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 ,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 ,搞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  

——习近平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4月23日)  

要聚焦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 、靶向治疗 ,切实为基层减负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2020年4月1日)  

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要激励广大党员 、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英勇奋斗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  

——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3月10日)  

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减轻基层负担 ,做好工作 、生活 、安全等各方面保障 ,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3月6日)  

要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决防止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20203月4日)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有些地方出现了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现象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 ,抗疫工作中最典型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问题莫过于重复报送各类表格 。有的地方市县卫健局 、应急局 、政府办 、县委办 、妇联 、教育局 、农业农村局等都各自制作一份或几份表格 ,要求基层干部填写并迅速上报 ,这些表格的内容其实相差无几 ,但没有一个文件 、一个部门帮乡镇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 、一瓶消毒水的问题 。还有些干部作风飘浮 、不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防控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 。越是兵临城下 ,指挥越不能乱 ,调度越要统一 。要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而不是以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的方式来给基层增加负担 、消耗基层干部的抗疫精力 。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2020年2月3日)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力的 ,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 、本位主义严重的 ,对不敢担当 、作风漂浮 、推诿扯皮的 ,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 ,情节严重的还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对失职渎职的 ,要依纪依法惩处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2020年2月3日)  

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保持定力 、寸步不让 ,防止老问题复燃 、新问题萌发 、小问题坐大 。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2020年1月13日)  

 

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培养什么人 ,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正值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围绕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提出工作要求 、作出战略部署 ,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  

“育才造士 ,为国之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进入新时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凝聚人心 、完善人格 、开发人力 、培育人才 、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归根到底 ,就是立德树人 ,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  

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育人之本 ,在于立德铸魂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立德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增强“四个自信” ,肩负时代重任 ,立志扎根人民 、奉献国家 ,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 ,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必成于实 。立德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开始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踏踏实实修好品德 ,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  

才为德之资 ,德为才之帅 。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还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既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沿着求真理 、悟道理 、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又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 。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 ,到坚持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再到弘扬劳动精神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 、尊重劳动 ,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抓手 。  

实现立德树人 ,离不开教育体系的制度支撑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 ,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贯穿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各领域 。只有让学科体系 、教学体系 、教材体系 、管理体系都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 ,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 ,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才能聚焦聚力 、取得实效 ,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为人才培养筑牢更高水平 、更加科学的制度基础 。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培养优秀人才 ,必须有优秀教师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 、热心从教 ,必将汇聚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培养大批德才兼备 、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关闭窗口

滨海校址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新园区海安路06588号 电话 :0536-3080083   3083195   邮箱 :wfvchg@126.com